您的位置 首页 经典作品

为鱼

近日,读周作人。见其一信,写给孙伏园的。这信有题,曰《苦雨》。苦雨,意为连绵不绝的雨。不见太阳,不便出行,人闷在屋内发霉,自然是“苦”。苦中的周作人,在信里谈及雨中的自己的近况,有一个句子,赚到我的注意:“我大约还有好些‘为鱼’时候……”
“为鱼”被他点了引号。定是用典。我学浅,不知其故,便借百度求索。方知出自《左传·昭公元年》。说刘定公奉命去慰劳赵文子,借大禹之功,劝赵文子庇护人民。其中一句是“微禹,吾其鱼乎!”没有大禹的话,我辈都要成为鱼鳖了吧。“为鱼”二字,有双关之意。字面上,就是“成了鱼”;延展出来,含“受灾遭殃”之意。
周作人说他有好些“为鱼”时候,一则是说,他身在京城的雨,恐怕还要多下些时日;另一则,暗示他的处境不大顺遂,也是极有可能的。谁教他擅自加了一个引号。我这么想,他怪不到我。

经典作品的图片
前段时间,成都也是苦雨。且只在晚上“苦”。滴滴答啦,敲得阳台上的雨棚咚咚锵锵,胜过夏蝉的吵,但不至于聒。我独坐书桌,猫在一旁睡觉。我徒劳地翻看招聘软件,写着无望的话剧,或是义愤填膺地慨叹家国多事,到处不平,妖孽丛生。甚至,欲以这些腌臜事,作自己寻工不利的借口。当然,多事之秋,肯定影响我的就业;但归根究底,我只有勇气和证据,怪罪在自己无能。
回想起来,那时,我的确是苦雨中的“鱼”。
谁曾想,这段时间,苦雨没了,我仍在“为鱼”。不找工作了,试写商业气浓的短篇。编造一个又一个荒诞不羁、非我本愿的故事。但是,太多人为之,且自己用心不足(还是“无能”吧),这些故事不过是石沉大海,未见水花。一毛都拔不出来,还枉费心力。但我不甘,仍往前撞,看几时见到南墙。
等待南墙的途中,我又一次打开招聘软件,投石问路。多数,不见回音。前天,倒有一个网络电影的制片人,请我试稿。看了该司制作的几部电影,聊写一个大纲。制片人说,审查有问题,逻辑需唯物。我说懂了。他要我再看几部电影。算是借鉴。于是今天,又有所生发,做了一个新大纲,发了过去。这只是试稿,未来如何,全然不知。
我这条鱼,有限地折腾,迟迟翻不起浪。穷,认了。越来越穷,不敢认,毕竟年轻,上有老,旁有妻(尚未确立,只是接近),焉能从此一条穷命?由“穷”,想到“困”。精神之困,也实实在在,持续了数年。自以为脱离北京,如青蛙跃出井外,可见一方天地。实则,群兽环伺,荆棘遍野,真是寸步难行。有志于严肃文学,写了十余短篇,投出去,空谷无音。唯有《特区文学》见用三篇,算是微末之喜。却不解渴。寂寂沉沉,昏昏昧昧,重读周易老子庄子,惑还在。思来想去,别无出路,像是注定,我要淹为一条苦闷的鱼。
履霜日久,曳尾于涂,鱼处于陆。这是我的处境。国家清明也救我不得。再生大禹,也难照顾到我。除了自赎,无话可说。穷困之人,说什么都像牢骚。所以我几乎不跟人说话,也降低了跟家人通话的频次。每日孤来独往,偶尔房幺幺回来,一起吃饭看电视。多数是猫,饿了吼我,想玩吼我,睡觉吼我,厕后吼我。整天吼来吼去的,像苦雨的咚锵,准时准点。猫睡觉了,我写字。若他日真化为鱼,先将自己喂给猫,给它饱腹一顿,倒也不亏。不然,我为鱼,不是等南墙来撞,就是在龙门前失足了。
天气冷了,冬味重了,大家添衣。

关于作者: 小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