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环境与成长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又有俗语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环境的好坏似乎注定了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

 

乍一听好像古语说的挺有道理的。现在确实有太多因自身成长环境原因而误入歧途的少年。难道这样成长的悲剧不是因为没有一个有良好的引导的环境造成的吗?

司机随笔的图片

环境有时的确可以造成成长的失败,但这只是表面。究其根本在于:我们没有给予那些成长以希望的种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我们爱莲的原由正是《爱莲说》讲的那样——因莲花生的洁白却出于淤泥。黑暗的环境没有让莲花自甘堕落,因为自打它是一棵种子,它就知道自己不属于污泥的世界,所以它向上笔直地长,开出洁白无瑕的莲花来。环境决定不了莲的成长方式,它自己的希望才可以。

 

倘若环境可以决定人一生的成长之路的话,那么曾经被封建制度所牵绊着的中国绝无可能诞生出那么一大批进步的青年来。毛泽东不会“立志出乡关”,周恩来也不会毅然踏上求学救国之路。战争与苦难摧毁了舒适安逸的环境,却只能加速“立志报国”的种子扎根,发芽。不论环境如何,只要梦想尚在,希望尚存,成长终会打破“不可能”的限制,向着目标的方向前进,前进。

 

反观现当代,舒适的环境真的促进每个人健康成长了吗?在物质、精神生活丰富的当下,在良好的教育下,我们拥有品味,拥有个人的美学,知道今天什么衣服配什么裤子,衣领子翻进去还是竖起来,然而——摘用龙应台女士一段话:贫穷使得我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但是却加深了我对于弱者的理解和同情。如果这太好的环境赋予了你美感和品味,那它剥夺了你些什么?你的一代,是否其实有另一种的“贫穷”?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环境并不是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假若肥沃的土壤里没有一颗种子的话,又何谈那硕果累累的大树呢?

 

我不敬佩书香世家中的儒生,不敬佩那些因环境优渥而不费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人。而那凭借周围环境和自身努力的成功的人,可以称之为榜样。至于出身淤泥却纤尘不染、一点点用希望和努力成长的,方为英雄。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