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窄门》

《窄门》读于2021年8月12日至8月13日,139千字。这本书在原著之后附有导读和译后记,占据全书近四分之一的内容。

我读的名著实在是少之又少。上学期间,大家都在一本一本地“啃”名著时,我也不是没有试图去读,但是没有一本不是“读了开头也就等于读完了”的。也就是这几年,才完整地读了一些名著,《窄门》算是其中一本。

所以,对于名著,我还远未达到领略其精髓、吸收其精华的程度,读的仍然不过是故事与语言,思考感悟也不过是浅层与表面。

未读“导读”和“译后记”时,我觉得女主阿莉莎的爱情悲剧,完全是自己一手导致的,自己年纪轻轻便患病离开人世,也是由于自我长期抑制所造成的结果。对于她,不过是一声唏嘘,稍稍的同情。

直至在“导读”(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 张博)和“译后记”(首都师范大学法语教授 李玉民)的深度解读下,我才似乎从文学角度读懂了《窄门》,并且了解了纪德。

我才真正读明白封底的这段话:

深爱的人就在身边,

却只能远离;

当下的幸福触手可及,

却选择推开;

生活明明有诸多欢乐,

却不去享受……

当内心赖以生存的信仰,逼迫自己束缚自己真实的欲望,阿莉莎终于挣扎着发出绝望的呼唤:

“我真的心甘情愿做出牺牲吗?”

阿莉莎所处的家庭和社会,才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司机随笔的图片

导读(摘录)

《窄门》这个标题,来自《圣经》。如果我们不使用中文和合本而从法语直译的话,内容是这样的:“你们要努力从窄门进,因为宽门和大路引向沉沦,走进去的人很多,而通向永生的窄门与小径,只有少数人将其寻获。”

所以,“窄门”与大多数人走向沉沦的宽门大路相对,它通向永生,但只有少数人不懈坚持才能寻获。这个终点,在抵达之前,无人知晓是否真正存在。它似乎是一种信念,又似乎是一场骗局。

“窄门”应该追寻吗?如果它有可能只是一种幻觉,依然应该无悔地前行吗?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真是幻,就真的不值得坚持吗?

阿莉莎的追求,似乎无法被轻易地否定,但其中对于现世不近人情的抗拒,又显得是一种束缚。

当然,“窄门”除了被理解为某种最高价值与理想之外,也可以被视作某种外在的规定与约束。从这个角度看,阿莉莎的悲剧也许更容易理解:要求人类走向窄门,是一个外在的律令,她所遵循的宗教戒律,与她内心的欲求不断发生着冲突,并压抑了她的天性,最终使她的人生一片荒芜。

而即便从这个最简单的角度,它也依然与我们今天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在遵守社会规范,过上循规蹈矩的安稳生活,与放飞自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间,我们也需要不断作出未必轻易的选择或取舍。

阿莉莎也许同样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真的有资格和立场指责她吗?

《窄门》不仅是纪德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缩影。

纪德一生都在苦苦追问,到底什么是幸福,他曾像阿莉莎那样禁过欲,也曾推翻过自己的信仰,过着离经叛道的生活,最后却发现,人性的自由和本真的自我,才是存在的最大理由。

所有关于幸福的真谛,也一定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无法被外界任何人或事定义。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