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一盒绿豆糕里的真情

晚七点,换上运动装备,照例去河堤夜跑。途中白云如雪,蓝天似水晶,晚霞慷慨地向世人展示她独有的美,大自然无言地治愈着归家的人们。

司机随笔的图片

骑行途中等红绿灯,旁边停着一位扯着大嗓门打电话的大叔,好像在安排什么事儿。这时一个有些年迈的声音从我背后传过来“你干什么工作的?”我扭过头看,一位约摸七八十岁的老人关切地问刚才那个打电话的大叔,“弄钢材的,哎,脏得很……”大叔无奈地回应老人。我这才看到老人在问大叔时,他的手不自觉的心疼地摸了摸大叔的肩膀。

呀,那哪是正常人的肩膀啊!肩部破旧的牛仔布虽有好几层但还是被划破了好几道口子,还毛着边儿,隐约可见那破缝里被磨红的皮肤。大叔的脸上刻满了生活的刁难,眉眼里浸透了疲惫和酸楚,那身已看不清原色的外衣被蹂躏的不忍直视。待我还在想象这位大叔工作时的场景时,绿灯亮了。大叔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儿就不见了,老人默默地说了句“不容易啊!”我的心顿时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今天是父亲节啊,大叔也是一位父亲,老人也是一位父亲啊!想想刚才我和家人一起愉悦地吃着晚饭,让爸爸试穿我买的运动套装的场景,我忍不住担心那位大叔的子女们是否记得今天是他的节日?

 

河堤夜跑,处处可见天伦之乐。恰逢一个楼盘搞活动,老远就听到动静。主持人问台上参与活动的观众:“今天是父亲节,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吗?”三岁的小朋友稚嫩可爱的声音传来“我爱爸爸!”十八岁的女孩说:“我希望爸爸永远年轻,永远激情澎湃!”已为人母的女子说:“祝我的爸爸健康长寿,也祝所有人的爸爸节日快乐!”不同年龄的子女对父亲有不同的话语想表达,但我知道,这些不同的言语背后有一种共同的情愫在荡漾。但有另外一种声音也在警示我:如今各类节日盛行,我们是否只是停留在用买礼物、家庭聚餐、拍照发朋友圈等方式来高调的宣扬自己的孝心,却忽视了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图片

小时候,物质匮乏,买礼物订蛋糕这些如今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在当时却很难实现。犹记得第一次给父母买东西是在上初一的时候:那是我长大后第一次住校,也是第一次离家一周。周五下午放学我开始惦念着给爸妈买点儿在老家吃不到的东西,在那个我当时认为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超市里逛了许久,握着手里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一周攒下来的零钱,比对再三,终于决定,我买了一盒价值2元的绿豆糕。那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点心,我想爸妈肯定也没吃过。我小心地将绿豆糕放在不易被挤压到的书包的角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藏着内心的欢喜,奔跑6公里,回家去。

到家后,天色已暗淡,父母早已准备好了晚饭等我。我摆出有些无所谓的态度拿出绿豆糕,“买给你们的,尝尝吧!”母亲很是吃惊,心疼地责怪我乱花钱,净买些无关紧要的。父亲没有说话,尝了一口,“好吃!”我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把母亲的唠叨丢在一旁。一盒绿豆糕有七八块的样子,父母各尝了一块儿后就没再拿,我佯装自己尝过了,把剩下的硬塞给父母吃。我知道他们不是不爱吃,而是不舍得,想给我多留几块儿,估计天下的父母大都是如此吧!

 

长大后,有了工作,有了收入。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每月发工资后总想给父母买些什么。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生日、感恩节、过年等节日让一家长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多,节日的仪式感也越来越重视。买礼物、订蛋糕成了家常便饭,父母的衣服鞋袜、饰品手表、养生器械、药品零食……我把能想到的物品形式都考虑了,总觉得过节给父母送礼物才能表达我的情感,但渐渐地,一到过节,我就开始提前忧虑“给父母买点儿什么呢?”其实真正难的不是买什么物质商品,而是我想借这些东西让父母开心,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母亲总说:“我啥也不需要,不要乱花钱。”父亲总说:“你自己得学会攒钱,不要总想着家里。”我很想知道父母缺的是什么,而他们的回答总是“不缺啥。”

 

联想起夜跑时的见闻,大叔的子女也许不知道父亲在外面受苦受累只是为了回家后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那个在舞台上说“爸爸,我爱你!”的孩子也许并不明白这句话对父亲的意义。我突然间明白了其实不是父母缺什么,而是我缺失了最朴素的孝心。买东西不是在愉悦父母,而是在为自己付出了所谓的“孝心”而释然。商品最是直接,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大都不是什么大事,而感情却是拿钱解决不了的难事。父母真正想要的也许并不是什么高档的礼物或美味的佳肴,而是希望我们在空闲时拉着他们的手一起散散步,跳跳广场舞,侃侃家常而已。

 

感恩父母不是我给他们我能给的物质,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他们情感上的缺失。我想透过节日浮华的表象,去探寻父母的真正所需,也许那盒绿豆糕里藏着这个命题的答案!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