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站房村的野棉花

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翻手机里的相册看看。不由又想起去年九月的时候,跟随洋县作协同伴们去洋县金水镇站房村采风的情景了。站房村身处秦岭腹地,野沙参和野蒜在草丛里散发着清香,野核桃、野板栗在枝头上迎风招摇,还有就是路旁随处可见的野棉花了,充满了原生态的美。

司机随笔的图片

野棉花的植株高约四五十厘米,最高可以长到一米。花朵或白色或粉红色,深秋时节会结棉桃,理论上可以当棉花用,可是现在早都没人去摘它了。野棉花的根称为满天星,是一味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驱虫和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

野棉花钟爱这片贫瘠的土地,即使一颗被山风吹进石头缝隙里的种子,它也会努力吸收雨水和露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出朴素的花,繁衍至子孙兴旺。

 

那片开满野棉花的山坡下面,就是站房村了。山脚下的枣皮树上,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枣皮闪着红宝石般的光泽。荷塘里原本密密麻麻的荷叶,大多都被秋霜打的有些衰败了,也有青玉盘般的嫩叶在风中摇曳,如同一群在追逐打闹的小姑娘。凑近仔细看会发现,叶根下面的淤泥里,匍匐着许多泥鳅,长得正肥。清风送来一阵阵稻香,顺眼望去,田里稻谷金黄,几位满怀喜悦的村民正在收割。岁月静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是国家级深贫村。说起站房的往事,那个脸上皱纹密得像古树年轮一样的老党员周成福仿佛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站房村,是过去汉中地区连接关中地区的重要节点,是商队从洋县城至金水镇至站房村至佛坪县至周至县这条路线的必经之地。站房村原名老荒沟,是董家坪山下的峡谷,有一条无名小溪从村边流过。解放前此地人烟稀少,路旁只有几位商人请人搭建的几所简陋的棚子做为临时歇脚的地方。相传过往旅客站在高处,只见老荒沟里林深草茂,瘴气弥漫,时有虫蛇出没,不由胆战心惊。有文人吟下了“悠悠岭南古道,静默峡谷站房”的诗句。

2013年党和政府实施扶贫工程以前,村里住土坯墙的房子的人家很多。贫困,比那秦岭还要厚重!几辈人努力奋斗,也无法改变,让人绝望!村里的漂亮点的姑娘都嫁了出去,基本上很少回来。农村人的观念里,嫁出去的姑娘如泼出去的水,这倒也罢了。还有几个小伙子入赘到外面的富裕家庭,连姓都改了,从此与父母家脱离关系。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成为了别人家的儿子,这些父母的心里是怎样在流血啊!但是哪个父母会忍心自己的孩子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呢?很无奈!

2018年以前从金水镇通往站房村的水泥路面的主干道只有6公里。村里人用一句顺口溜来描述以前交通不便的情况说:“老荒沟,老荒沟,十人来过九人愁!进沟一条坑洼路,出沟一身黄尘土。”曾有难产妇女因为不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而一尸两命的。村里人想要把粮食和山货运出山外换钱,也只能靠肩挑背驮。交通不便是导致当地贫困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片土地上的苦难,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的,只有中国共产。2018年3月,洋县县委组织部把站房村列为县林业系统的指定扶贫对象,派遣了以田新民书记为带领的强有力的工作队常驻站房村开展扶贫工作。田新民自担任工作队长以来,用双脚丈量了站房村11条岔沟42.6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天行程10余公里,走访了全村229户农户,对全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熟悉掌握全村的情况后,把党的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庭,落实健康扶贫政策136户462人,落实教育扶贫政策63户71人,落实小额信贷42户181.2万元,落实公益岗61人,易地搬迁53户,危房改造17户┅落实好各项政策的同时,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大如帮贫困户翻修房屋,小如帮贫困户收割油菜、安插秧苗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所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扶贫攻坚取得成绩的背后,是驻村扶贫干部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辛。扶贫工作伊始,村里需要绘制农户居住位置图,却经费紧张请不起专业设计单位来设计,田新民书记就白天去各组查看线路,晚上自己绘制图纸。他自己患痔疮、脖子上长有脂肪瘤至今也没有去做彻底治疗。驻村期间相继去逝了五位亲人,都顾不上去料理后事。田新民和他的队友平均每月驻村工作25天以上,如中流砥柱一样牢牢扎根扶贫第一线。

以前这里的人民,没有人关爱,他们的一生也就像这一株株野棉花一样,悄悄地生了,默默地死了,一生充满了清苦,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忘。

站房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如今的站房村中,道路平整,路灯明亮,田间菜荚饱满,地头小麦灌浆。小学生去了好学校,大学生进了北上广。站房人民和野棉花一道迎来了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我从站房走来,给你带了一朵野棉花。我还会给你讲述它的故事,愿你懂得它的花语,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眼前人。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