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汉中人刘宝锷与中山陵

气势弘恢的中山陵是谁担任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监理而修建的?是汉中人刘宝锷。

司机随笔的图片

刘宝锷的家,在今洋县东韩村。他的祖父刘定荣曾任苏州知府等职。小时候,刘宝锷随祖父在苏州、上海等地读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南洋公学(后为上海交大)。

光绪三十三年(1907),刘参加同盟会,被陕西师范学堂聘为教习,主讲英语和数学。次年,被西潼铁路筹备处选派赴美国留学,先后于美国铁道专门学校和康奈尔大学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学费中断,他便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

民国二年(1913),刘宝锷回国,寄居南京,次年返回陕西,被任命为陕西省铁道局局长兼造币厂主任。后因战乱,修建西潼铁路无望,即辞职回南京,主持华北海河、永定河水利工程和南京大型建筑工程。

民国四年(1915)秋,北洋政府水利总裁张季直在南京创办海河工程专门学校,聘请刘宝锷为教授(后任教务长)。

1926年,刘宝锷被“孙中山总理治丧委员会”聘为监修中山陵园的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他住在工地,现场监督施工,直至1929年陵园完成。此后,他用工程节余款,在陵园内建成华光亭、水榭、音乐池,在陵园东侧建成灵谷寺螺旋梯、纪念塔等。

从此,刘宝锷的名字为海内外人士所注目,请他设计和担任监理施工的络绎不绝,经他设计或负责监理建造的工程有北伐烈士纪念塔、谭延闿墓、廖仲恺墓、胡景翼墓和南京中央体育场、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大影院、武功农学院等。

刘宝锷与我国近代科学家李四光、李仪祉、竺可桢等同属中国科学社成员。

1951年,刘宝锷回到陕西,次年6月2日病逝。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

陵园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当时,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获奖并被选中(即该工程系吕彦直设计)。吕彦直还被聘为修建中山陵墓的总建筑师。

吕彦直、刘宝锷都是当时国内建筑设计和施工、建筑监理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山陵园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很好效果。该工程色调的和谐,更增强了工程的庄严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祭堂为陵园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祭堂中央,有孙中山坐像,出自法国一雕塑家之手。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上,刻着孙中山手书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 的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矗立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的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的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

中山陵前临平川,后踞崇山,其壮丽气象为天下少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逝世。留有遗嘱:“吾死之后,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