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在专业队的一年里

一座座大小水库,一条条大小干渠,是劳动人民一把把锄头挖出来,一担担土箕挑起来的。

司机随笔的图片

当你行走在这些土坷垃工程时,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不怪你,因为你没有亲自参加到其中,没有身临其境,没有看到壮观的战斗场面,没有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只有健在的父辈们和年长的同辈们才知道。

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些工程的维修项目,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那个年代每个生产队每年抽调2—4人,以大队为单位组成水利维修专业队,大约五六十人。

开始在大队和公社范围,维修干渠支渠,清淤疏通渠道,挖平台出侧工,安涵管架人行桥,建跌(拦)水闸。一条干渠平缓而下,在一个地点陡降几米,这个地方必要建个闸、来保障上段干渠水位到支渠里有水去。

一天,沿着干渠维修到距界岭公社(现金罗镇)不远,我们一行专程步行10多里,来到原界岭公社西边的枝柳铁路旁,铁路东边是一条大峪,干渠在这里要跨过铁路和大峪,有俩种方案,一是架渡槽,二是埋倒虹吸管。建设者们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埋倒虹吸管要有落差,也就是进水口高,出水口低,水才能压过来。一条3—4人并排无障碍通过的吸管埋在大地上(不能走人、也不能走),跨过铁路,越过大峪,把山门水库水引流到山区和丘陵区的田野,使远方的人们喝上来自高山上的清泉水。

专业队人员大多是没有结婚成家的年轻人,是些初生牛犊不怕虎,吃饭不管天的一帮毛小子,但做起事来干劲十足,也还可靠,头脑开巧。干活中唱着歌声伴随着劳动,虽有走调,但活跃气氛,幽默风趣不断,给单调的干活带来欢声笑语,弄得开怀大笑,年纪大点的哼些山歌,如情哥哥对情妹似的。

下半年,我们转移到了金山公社,现火连坡镇往北到湖南湖北交界的洈水河边,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河的地方,有个温泉池。只见直径有20来米的一个圆池,池底不停的冒出水泡,随着水泡冒出水面,热汽弥漫,一股温热水流入洈水河,一种猪食用的水浮莲养在此过冬,我们经常前去用温水洗脸,享受大自然的恩舍。

我们驻扎在当地几家老乡里,离老乡家不远的后山上,尽是岩石山,干渠就在岩石山的半山腰,是太青水库引流干渠,连着山门水库。我们在那里疏通清淤,修复渠墙,干渠堤除障。站在干渠堤上朝东偏北望去,远方一片白茫茫,据说是湖北省大岩嘴水库,截流洈水而成。澧县洈水干渠就是从大岩嘴水库引流而来,把湖北的水引到湖南澧县。

干了一段时间,我们又转移到原马溪公社河口大队,那里的岩石山更高更徒更险峻,给半山腰的干渠架石拱。山上石头秃立,有些已滚落干渠中,堵塞渠道,如不给渠面增加保护层,继续有石头滚落干渠中,无法通水,我们就给渠面架拱,使石头落在石拱上。

由于砂运不到位,也要人工转运,管理处决定,责成我们连队就地取砂。距干渠下1000米有条河,也就是洈水河,当地叫边山河。冬天枯水季节,有大片砂滩露出,正好取砂。为了尽快取砂作业,早日完成工期,连队给每个人定了任务。

大家干劲十足,信心百倍,每日天亮吃过饭,背着锄头、钢锹、挑着土箕来到砂滩,挑起满满一担砂快步登上干渠,转身一溜烟跑下河滩,完成任务回到住地洗澡清洗衣服,大家疲劳已没有,用完歺到老乡家里串门。在聊天中得知,他们每家都有地窖,用来贮藏红薯。地窖冬暧夏凉,冬天里贮藏红薯不受低温寒气的影响,红薯不易腐烂,贮藏到来年,播种红薯季节。当地老百姓除食用外,养猪、熬糖、取淀粉、做薯片。老乡给我们一些红薯,放到饭䉕里,蒸熟的红薯香气和甜度,是本地红薯无法比拟的。

我感到很惊讶,不解的是,不像丘陵地带有成片的岗地,了解得知,当地老乡利用岩山石头空隙窝里。就是这些点点滴滴,但很肥沃,栽插红薯藤节,长出的红薯又大又漂亮,要好多岩头凹、石头窝长出一窖红薯啊。到了挖红薯季节,山里人用背篓把红薯一背篓一背篓背下山。山里人不畏艰险,与险恶的环境抗争,勤劳纯朴,成就了他们高贵的品质。

砂挑有了,开始架拱,起初是筑的土模。石拱架好后,抢晴天日夜出土,土出完后捡查发现,有缝隙。原来土模有沉降,没有夯实,架拱中有时间间隔,先架的一边慢慢下沉,后架的与先架的有落差,不合要求,毁了重架。管理处决定到兄弟连去搬木拱模,我们筑土模时,别的连队在用。

木拱模轻松多了,把模放正,打上撑。拌水泥砂浆,抬石头,拱模上先垫铺一层砂浆。在模上放石头的是师傅,一块石头抬去,看准方位,转动放下到位,稍微能搬动的石头直接用手,不用抬,灵活机动,空隙灌满砂浆。太大的石头用大锤解小,架拱时,选择大小头的石头,大头朝上,小头朝下,高度一致的石头,因为石拱是扇形。

主要险段,易落石头的渠道,被我们一天天架起了保护层,为了抓紧时间,少走路程,我们又转移到滴水岩。怎么是滴水岩,是流水岩更确切,距干渠靠山内里有一个洼,洼里有个泉水洞,长年有股175型(5马力)柴油机配套水泵抽的水流出,供当地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绰绰有余,供俩个生产队用水没问题,是大自然给予当地老百姓的恩惠。

工期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天天在临近,这年冬天,老天也在眷顾远方的我们,没有下多雨,又还暖和,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终于完成了所有任务,就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最后一件事就是把木拱模抬到太青水库管理处,沿着干渠,干渠下面是原马溪乡一条峪,峪不宽但很长,一直到太青水库堤下。我们抬着木拱模来到了澧县最高的水库——太青水库,一睹了她的真面目,三面群山合围,大堤下是连马溪的一条长峪。

送模回到住地,第二天就能回家了。第二天经打听连队负责人,询问有车回家没有,莫临俩可告诉,不说有也不说无。我和一个同伴气味相同,兴趣相投,相邀到湖北松滋县刘家场去。步行六七里,经边山河,澧松大桥,体验了一脚踏两省的感觉,在松滋境内搭车。

客车盘旋在光秃秃的岩石山中,偶尔有户人家,过完崇山峻岭,东西开阔像一条走廊的地方就是刘家场了。人生地不熟,在一家有两层楼的商场逛了一圈,相对镇来说,当时算是比较大的商场,估计开业不久。看到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知去哪里看什么,逗留了一会,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三四点,要转回了。一打听没有返回的客车,俩人像泄了气的皮球软怏怏的,沿着盘山公路赶回。高兴而去,低落而回,不愉快的事还等着我俩,到了住户,怎么这么安静,昨天还热热闹闹的,经问住户,大队人员已经回去了。没办法,只怪自己喜欢跑,又一想,去了一趟刘家场,也不后悔。在住户老板搞了饭吃,休息一晚,明天只有自掏腰包回家了。

到了边山河也没有搭着车,既使通了客车,车次也很少,只好步行到火连坡搭车。现在真的是太方便了,很多人有了小汽车,想去哪儿去哪儿。没有私驾车,有公共交通工具,还能租车,今非昔比。

后来有事去过羊耳山煤矿,尖尖的山峰真像羊耳朵,怪不得叫羊耳山,名符其是。距羊耳山不远是山门水库,俩座大山之间,被一条土堤连着,高高的土堤,距离不长,宽度之宽,长度宽度成正比。当时的县委书记号召澧县人民,一把锄头一担土箕,把大堤做起来,澧县人民响应县委号召,把大堤做起来了,像一道山门紧紧锁在俩座大山之间。

站在高高的大堤上,山门内碧波荡漾,远远望去库中点缀着几个小岛,被植物覆盖着,给一汪内水注上几坨、永不退色永不溶解的重墨。远方一遍模糊,两边被大山遮挡着,看不到边,有种玄幻的感觉,天然的水库位置,天上无,地上有,且独一无二的山门水库啊。与之相关配套干渠一并动工完成,把山门内的水引流到远方,灌溉农田,滋润各种农作物和人们生活用水。只需把山门(涵闸)稍微打开一点点,流往下游不得了的水。

我长大后,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挖渠做堤小工程,虽然生活是小菜便饭,曾经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历历在目。曾经的农民靠一锄一箕做出浩大的工程,年轻人不敢想象。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父辈们,年长的同辈们铺垫起来的,没有他们艰辛劳作,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美好的生活。生活在当今,只要你努力勤劳,不愁吃穿用;只要你不做违法的事,有损道德的事,多自由的社会,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在这惬意的新时代里,不要忘记曾经在艰苦的年代为我们铺垫幸福之路的人们,缅怀他们,为还健在的过来人,后人一定好好孝敬他们,赡养他们,使他们在有生之年享享福,安享晚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