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一言一行,可丧邦,可兴邦

三只猫的丢失,死亡,使得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中最让作者难过、悔恨,感觉良心受到遣责的,无疑是第三只猫的“冤案”,他认为是自己的妄下断语而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由于对前两只亡失的猫的喜爱,作者一家对第三只猫并不看好,它可谓好吃懒做。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在鸟出事时立马认定它就是罪魁祸首呢?你看这只猫,散发着忧郁,终日伏着也不去捉鼠玩耍,还一直盯着鸟看,之后鸟便死了。如此这般,我若是作者,我首先怀疑的也会是这只猫。
看到了“罪犯”黑猫,我也生气于作者的妄下断语。但后来一想,这只黑猫是否也是冤枉的呢?它又为什么会成为李妈和作者认定的“真正凶手”呢?原因和那只白猫很相似:不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举止,已经在大家眼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司机随笔的图片

想到这,也不由得想到了期中考试前一周的两次事件,“胶带事件”和“水杯事件”。两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环节:同学们写文章发表看法,猜测“嫌疑人”是某某。记得“胶带事件”开头的那一节课,全班的目光曾齐唰涮地望向一个地方,眼中是半肯定的状态,显然,就算不查明真相,大家心里也有了固定的认为一定对的答案。当时那种整齐,那种猜疑的目光,就算真不是自己,自己也百口难辩啊,说“不是我”,又会有几人相信?那滋味,一定不好受吧。
“胶带事件”和黑猫,之所以受到众人的猜忌,是因为他们都有过“前科”,很容易给人以一种刻板印象。“胶带事件”和那只白猫,被冤枉或起疑,也还是因为他们平日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着“犯案”的可能。
杨子宸同学说的很好:“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种行为,都有可能刺痛他人。”确实不错,也正所谓“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你的一言,或许已经自我瓦解了别人对你的信任的最后一道城墙。试想那种出次事就让人想到你头上的感觉,那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那种被当作嫌疑人饱受猜疑的感觉,这些感觉可能就是自己的出言不逊和不节点的行为换来的。
猫的冤案可能已经没有真正准确的答案了,也许作者是正确的,也许这件事里还有“第三者”的加入……但是,这种种抉择、误会,引起它们的根本原因,还是白猫黑猫的一言一行。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