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青年长寿指南》

《青 年 长 寿 指 南》

忘记是来自哪份知名报道的结论了,

总之电影让人类的寿命延长了三倍。

我们有机会通过电影,至少拥有三种人生。

更多也行。

以下是一份观影推荐。

或者,也可以说是长寿指南。

给你两个小时,

在别人的故事里,

探寻人生,延长寿命。

小人物

《大鱼》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1张
蒂姆·波顿,最让我感受到普通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差距在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电影大师。《大鱼》从情节到情景的每一个细节,从故事内容到讲述故事的手法,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奇妙之旅。一个普通的父亲身后,是真假参半的不凡一生。

我喜欢《大鱼》里父亲的爱情、友情和亲情;喜欢高高挂起的鞋和大片的水仙花;喜欢蒂姆波顿制造的wonderland奇遇记,总是让我轻而易举地回到童年。不想剧透情节,只能说,电影的每一秒都将是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说实话,在我看来电影的角色设定上其实还是有些许生硬,但将父亲这一个角色的一生叙述得如此丰满精彩,就已经值得反复品味了。在《大鱼》的故事里,真相的主要性与剧情的逻辑显得微不足道,生活能被编纂得多有趣才是重点。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2张
思考很久过后发现,其实这部来自瑞典的影片,主题看似与《大鱼》迥异,实则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死亡前的和解”。区别在于,是与人和解,还是与己和解。或者,与世界和解。

《大鱼》完成了父与子的和解,而欧维完成的,是所有的和解。与聒噪的伊朗邻居主妇和解、与背叛汽车信仰的老友和解、与把挚爱带离人间的上帝和解,也与一生都口嫌体直的自己和解。

通向死亡的路总显得冷冰冰的,但欧维给我留下了实用的温馨提示。如果你也是注定死亡的生命,不如和欧维一起,与死神做个见面约定。

《谁先爱上他的》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3张
第三部要推荐的是去年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的同志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如果说前两部电影是“死亡前的和解”,这一部则是“死亡后的和解”。果不其然,这类主题的电影总能让我看得眼泪直流,爱情里悲剧的那一面总是让我动容。

影片中,不论是对普通同性恋恋人在过去台湾的困境的叙述,还是同妻所遭受的巨大痛苦的展现,都十分真实。真实到邱泽每一个眼神都让我泪眼婆娑。那带着无药可救的迷恋和深藏于心的绝望的神情啊,真是难以想象他是演偶像剧出身的演员。舞台剧出身女主则贡献了更为精彩、传神和契合的表演,仿佛就是角色本身。

尽管如此喜欢这部电影,我其实并不完全接受这部电影中所展现的和解。母亲可以去接纳她属于性少数群体的儿子,男主也可以在死神面前原谅男友那么多年的抛弃。但作为大环境里最大牺牲品的同妻,在丈夫面前显得太懦弱迎合,有孩子就好的心态贯穿始终,如此啰嗦强势的角色,竟有着不科学般的善良隐忍。

大人物

《绿皮书》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4张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是《鸟人》之后我最爱的奥斯卡BP了,阿里在电影中的表现也颠覆了我因《月光男孩》而对他(或者说对奥斯卡)产生的偏见。两提两中奥斯卡最佳男配的背后,原来也不止是一场政治性胜利。

但这部聚焦于黑人顶尖钢琴大师唐·雪莉和其挚友旅途的公路电影,一定是一场政治的胜利,肤浅的立意和表达,让人毫不费脑地进入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黑白世界。全片唯一能引发思考的,只有两位主角的那段争吵,就是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是地位还是肤色?或者,黑白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意味着什么?

不过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非常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它的肤浅反而铸就了它的好看、轻松、与愉悦。我们进电影院也不一定是为了迎接一场南北战争,也可以为了两小时的欢笑与感动,在这一点上,《绿皮书》是一部非常非常合格的喜剧。坐在影院的座位上,在不断推动的剧情、不断靠近的人物关系和往南变得愈加优美的风景画面里,除了有点儿想吃KFC,我十分享受。

《海上钢琴师》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5张
同样也是钢琴音乐家的故事。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读小学五年级,刚脱离病痛苦海,回到校园,就有幸看了这样一部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感的电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忘记了剧情,仍记得当时10岁的我在荧幕前感受到的震撼与激励。1900是我心中真正的“大人物”。

再次回顾钢琴师1900的一生,我想到了《敦刻尔克》。电影怎样去塑造平凡的英雄、观众该如何理解真正的英雄主义?答案就在这两部电影之中。

处于命运或历史不可抗力的激流回旋中,坚守和后退,虽不若前进耀眼,亦伟大。

《敦刻尔克》

司机随笔《敦刻尔克》的图片 第6张

《敦刻尔克》的故事通过三个时间维度展开,分别是一小时、一天和一周,平行讲述了空、海、陆的三条线。去年在国内上映时,电影票房和口碑都未达预期,被吐槽是复杂无趣的战争片。好像我喜欢的很多电影都有这样的遭遇:-(但导演诺兰这样的处理,是完整地将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事件进行多方展开,相当丰厚,十分饱满。

诺兰对人性的刻画、对“英雄”一词的思考,我们在《蝙蝠侠》系列中早有体会,虽然《敦刻尔克》整体上不如《蝙蝠侠》系列,但是却是对英雄主义的另一种思考,将“英雄”的概念进一步放大。

如果说1900是自由的背离,那《敦刻尔克》便是英勇的逃离。毕竟在看这部电影以前,我从未想过,战争中撤退的、被俘的,也会是英雄。也许活下去才是最真实的胜利。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