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写在数学教材插画出事以后

近几个月所谓的世界大事,让我们忘记了数学教材插画的恐怖,也不再为“双减”而纠结。数学教材的插画背后有汉奸作祟,语文的插画又如何呢?少不了权、钱的驰骋。

我在不同场合提过自己对这些插画的看法:南开系范曾画的鲁迅小说插图太差了,小六教材上的《少年闰土》也画得不像样子,最可怕的是某画家给高中课文《聊斋·促织》画的插图,偏偏要在“水井”旁边写上一个“井”字。

自己觉得自己画得不像“井”,所以就标上“井”。

司机随笔的图片

这些或许都是一些大人物眼中的小事,不过,语文教材的其他方面也不是一点儿问题没有。比如,我小的时候拿哥哥姐姐的语文教材当成读物,知道有一个写过长江的作家叫刘白羽,后来,又过了四十年,才知道刘白羽是四十年前的作协主席。我去年知道中国目前的作协主席叫铁凝,然后,才发现他的文章已经光荣地入选了高一和小六的语文教材。

大人物的文章一定要上,我不熟悉《昭明文选》,但我推测:那南梁王朝的昭明太子不可能把自己的文章也选进去。

名人的文章一定要上,豪华装修的曹文轩到底好在哪儿?我一直画着大大的问号,长期没有拉直。

红色的文章要长期讲授和保存。我喜欢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但并非所有红色课文的写作水平和阅读价值都能超过《小兵张嘎》。

这就是我们面前不完美但依然值得珍惜和重视的语文教材。

作协主席的文章不一定要背诵、红色的文章不一定适合上公开课、名人和关系户的文章课堂上也可以一带而过。知道了问题所在,作为读者,作为使用者,我们也不必纠结。教材不过是个语文学习的出发点而已。废掉或者增加重修的频率都不可取。

对小学语文教材,且读且珍惜,且用且批判,是不是比较合理的态度呢?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