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暑假的到来,我封存角落的那箱化学实验器材,在今天下午又得以重见光明。
今天下午,我邀请琪涵到我们家中做实验,并且邀请一位初四毕业的学长来当辅助。三点钟,门外响起两声清脆的敲门声,不出意外,两位一起姗姗而至,我从客厅的窗帘下方提出那泛着银光的箱子,琪涵则翻阅着实验手册,选择某一个简单又有趣的实验作为我们今天下午的主题。但谨慎的商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丝一毫的硫或酸,既没有稀盐酸又没有稀硫酸,大概是担心安全问题吧,故许多实验都无法完成。即使有些实验不需要二者,但总归少些药品。不得已,我们只得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毕竟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的药品量比较充裕,并且是课内实验,不禁有些想做的冲动。
图片
我们从三层实验器材中找出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与胶皮管,按照图中形状,组装成与其相似的仪器,锥形瓶的矮小让整个的仪器头重脚轻,但这并不影响气密性良好,小辉握住锥形瓶,气泡迅速冒出,看来实验迎来开门红,琪涵向锥形瓶中加少许二氧化锰,小辉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了过氧化氢,我扶住水槽中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药品结合开始反应。气泡如被呛了水,咕嘟咕嘟冒个不停。当我将集气瓶放入水槽中时,气泡也早已冒完,氧气十分巧合地与我擦肩而过。实验以失败而告终。
经过第一次的失败,我们又失败了第二次、第三次,待到第四次时,我们认真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我们三个人分工明确,我也提前将装满水的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待气泡冒出时直接收集。不过药品稍有些少,并没有将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净,但我们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引燃木条、甩至有火星,伸入集气瓶中,随着一声爆响,木条瞬间复燃,真的惊喜又有趣!
实验大概就是如此,在不断试错中成功,可能不是完美的一次,但一定是成功的一次,至少在我们看来,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不需害怕错误,也不需要一直自责于过往的错误中,我们要将一次次的错换成下一次的经验,为后者创造更好走的路,实现“错误”该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