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鱼头汤

上次来了两个小同事,酸菜鱼烧剩的一个鱼头还有一些鱼骨头,今天中午刚好拿来炖鱼头汤。小丫头去找妈妈了,就我一个人,还剩下一个馒头,刚好就是一顿午饭。做好之后,首先感觉颜色就不对,认真回顾了一下做法,除了没有豆腐增色之外,实在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尝尝味道也还行,我说的是也还行,说明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纠结了半天,后来终于想明白了,应该是时间的原因。首先,炖的时间不够长,入味不够,少了一丝厚重,再者是过去了很多年,沧桑的味道过浓,少了一份新鲜。

司机随笔的图片

第一次吃这个汤,至少是十五年前,那时老尹在上海,我还在老家带孩子,一个夏天,我去上海看他,七月酷暑,天气特别的热,我们租住在公兴路的一个民房里,三楼是顶层,没有空调,楼下住着房东一家。每天早晨要跑很远的路去倒马桶,回来的时候正好迎着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脸上,感觉那一天不知要怎么过才好。老尹上班去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把衣服洗好,就坐等中午他忙好,给我打电话一起出去吃饭。有时他的工作量大,遇到附近的业务,我也会帮他跑几家。他每天都是把我们住的附近的件放到最后送,送好就去吃饭,比较方便。

 

我们去的最多的就是公兴路上的一家鱼头馆,十五块钱一份的鱼头豆腐汤,再要一份米饭,一份米饭可以装三小碗,我吃一碗,老尹吃两碗,一个鱼头在碗里两个人扒拉半天,豆腐都吃完了,鱼头还完好无损。最后两个人一人一半,都低着头默不出声地吃,那时感觉真是太鲜了太美味了,也的确是,店面不大,我们坐在最里面的一个拐角。鱼头汤是他们家特色,顾客都是冲着鱼头汤去的,十五块钱一份看起来不贵,但也不能天天吃,两个人加上米饭最少要二十块钱,长期去吃,还是有点奢侈,连吃了三天,我跟老尹说,吃够了,明天不来吃了。老尹说那好吧,你自己随便吃吧,我就去公司吃了,因为他那时候公司是管饭的,我们心照不宣,就这样决定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家门口的面馆吃一碗五块钱的拌面,回家喝点水,那一年回去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那家的鱼头汤了,我说这应该是2008年之前的事情。

 

2013年,我公司离这家鱼头馆所在的位置不远,过两个路口就是,安置下来的第一个周末,我就一个人去了,很清楚的记得就在那个位置,可是店面已经易主,改成了重庆鸡公煲。店员热情地给我介绍本店特色,我顺便向他打听鱼头馆的下落,说不清楚,几年过去了,他们接手的时候,这里是一家理发店,根本不知道几年前这里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鱼头汤馆。很遗憾,如果我当时能打听到当年的老板把店开到了那里,只要在上海,我都一定会去再吃一次,因为几年前,我并没有真的吃够。

 

公司旁边有一对安徽淮南的中年夫妻开了一家酸菜鱼店(我现在做的酸菜鱼就是跟这家饭店老板学的),门头写着酸菜鱼馆,生意很不错,特别是晚上人很多,都要等座。我想去吃的时候,就提前给老板娘打个电话,定好时间,老板娘到时间自然把台子给留出来,然后打电话我再去。因为离得近,和我公司就隔了几个门。我大约等电话过后十五分钟过去,刚好端上来,有时公司事情没处理好,晚几分钟,细心的老板娘会用保鲜膜给我套上。因为都是鱼,我吃的特有感情,有一次就缠着老板娘告诉我怎么做的,老板娘终于被我缠急了,悄悄告诉我,下次早去几分钟,就关键的几步,她点个眼色给我,我装作进厨房间洗手,刚好能看到老板操作。我就这样学会了酸菜鱼,还别说,真是那回事,后来给孩子们做,都说不逊于酸菜鱼馆,着实让我骄傲了一阵子,一直到现在,我也还是只会做这道菜,至少是有套路,不是乱做的。

 

后来这家酸菜鱼店搬到离我们公司较远的一个大的店面去了,门头还是酸菜鱼馆。我只要店里来了客人,还是会绕着弯儿带去他们家吃饭。有一次,我忽然发现,他们家的菜单里多了一道汤: 鱼头豆腐汤,惊喜至极,毫不犹疑点了这个汤,等菜的时候,特意到前台跟服务员说,能否先给我上这个汤,服务员没答应,说汤都是最后才上的,店里有规矩。无奈的回到座位上,和客户有一搭没一搭心不在焉的聊着。脑海里一次次浮现那个逼仄的鱼头馆,那个靠近拐角的座位,那碗乳白色的鱼头豆腐汤,上面放着两根香菜,鱼头在汤里若隐若现,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终于等到我的鱼头汤,老板娘亲自端上来的,笑着和我调侃,怎么今天想起来吃鱼头汤了,是不是有啥由头?我笑笑没说话,我猜她是怎么也想不到我的鱼头汤情结的。

 

我轻轻舀了一小勺,轻轻吹着上面的一层薄薄的雾,乳白色的汤汁飘着一股特有的香鲜味,那么熟悉,我根本不用喝下去,就知道这个味就是我等了很久找了很久的那个味。我快步走向前台,让服务员帮我喊来老板娘,问她,这个汤是谁做的?是不是老板?老板娘说,老板早就不怎么亲自做菜了,都是雇来的厨师做的,然后紧张的问我,是不是不合口味?不然再重新换个汤。我说不用,然后我和老板娘说了前几年公兴路的一家鱼头馆。老板娘说,还真说不定就是当年那个老板呢,忙的进去喊来做鱼头汤的师傅,我一看,不认识,原来那个小店面都是老板亲自做,有时亲自给我们端上来,我认识那个老板。那是一个中年人,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但是味道不会错,接着老板娘就问小伙子可知道那个鱼头馆的事情,没想到小伙子就是那个鱼头馆老板的儿子。鱼头店老板几年前在公兴路开店,因为有人吃霸王餐,被那个吃霸王餐的人砍了,落下残疾,不能干了,然后把手艺教给了儿子。小伙子说着眼圈就红了,转脸又笑了,说等过两年,攒点钱,还要把店开起来,我给了他一个电话,告诉他,无论店开在哪里,都给我打个电话,我一定去道贺。

 

那以后,只要我去她家吃饭,鱼头汤必点,服务员都不用我说,直接写上,有时我故意不点,服务员都会提醒我说,鱼头汤我给你写上了。小伙子在她家做了半年左右,我至少吃了一个月的鱼头汤,终于有了一种过了瘾的感觉。有一次小伙子偷偷给我说了做法,我因为没有机会实地进去看具体操作,终是做不出那个味。后来听说小伙子家有事,回去了,就没有再来,再后来换了几个厨师烧鱼头汤,终是烧不出那个味,慢慢我就去的少了。一直到我离开上海,我也没有接到那个小伙子的电话,后来听老板娘说小伙子是四川人,估计是把店开到了四川去了吧,我这辈子注定吃不到他们家的鱼头汤了。

 

好久没做过这个汤了,至少以前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还是接近形似的,味道我是打死也做不出来。后来对自己这个厨艺越来越不自信,就慢慢不做了,今天突发奇想,再次烧起这个汤,就想到了这件事。随手写下来,算是这个假期的一篇日记。

 

我有记随笔的习惯,其实这个公众号的草稿箱里,还有将近一百篇没有发的文,都是我的一些小感悟,随感而发,有些觉得发了无意义,有点觉得敏感,有些是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些是漫无边际的闲笔。但没事的时候,逐一翻出来看看,伤痕还是伤痕,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开不出花来。凡事不强求,对于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人,曾经经历过的事,我还是那句话,尽力,尽力就好!不为难自己,不为难别人,也不为难生活!如此,就最好!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