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爱的真谛

谈到这个话题,似乎有点俗不可耐,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与人闲谈的话题无非是些生财之道和仕途远景,因为这是男人们时下关注的潮流和趋势,也是男人们奋斗的愿望和终极目标,只要有了权力和金钱,什么香车啊,美女啊!那都不在话下。而像我们这种一无所事又不喜欢政治和历史,还把追求的梦想都掘弃了的男人来说,不搞点俗事又能干什么呢?当然,在我每次对一个特定话题进行论述的时候,背后都有一个因素在衬托着,“光棍节”在匆忙的昼夜更替中只剩下半条尾巴了,时间过的太快,快的让我来不及用文字将这个黑夜进行一番装裱。

司机随笔的图片

“光棍节”,它是流行于年轻人群中的一个娱乐性的节日,求爱脱单便是这个节日的主题,“光棍节”这个名词早在1993年就从一所大学校园里流传而出,距今已经有28个年头了,但直到12年前我才知道此节,对于像我这种既晚熟又木讷而且没有踏进过大学大门半步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稀奇之事了。“光棍节”,因为与爱有关,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两个大大的问号:何为“爱”?何为“爱情”?

 

说到爱情,我们首先应该理清什么是爱?因为爱情是由两个互爱的人相互结合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无色无味、无影无形的古老产物,而爱则是个人单方面的一种心理化学反应,这种反应立竿见影且五味杂陈。爱是深深的喜欢,是从自我感知到迷失自我的一种飞跃般的独特感受;爱是深深的吸引,是由一种本能走向另一种本能的一种本能反应;爱是深深的思考,是将人类固有的虐性思维瞬间转化为一种良性的健康的逻辑方式,譬如:人类所具有的征服欲、占有欲和毁灭欲,在爱还没有降临之前,这些欲望就是人类对美的一种固有的态度,而真爱一旦降临,人类即会对美产生新的认识与考量。

 

 

今年4月24日那天,我偶然间翻看了北大哲学老师陈果的一个微信短视频,题目为:《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爱》,她在视频里说:“不是很多人懂得爱的,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所谓的爱当中收获最多的往往是痛苦,而不是满足和快乐呢?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东西像爱和自由那样容易被人误解,那样容易遭受普遍的滥用”。我听了好几遍也没有听明白她到底是站在哪个角度来说这番话的,但不管怎样,我都对这一席话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便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关于爱的驳论”。

 

爱与爱情不同,在爱的世界里并不存在什么懂不懂、会不会,爱本来就没有对与错,更没有什么技巧和秘籍。爱与不爱,其实都在自己的心中,别人窥探不到,自己也驱逐不走。

 

爱,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说辞,它简单到只是一种感觉,无关门第、不讲对等、不再抉择。他(她)若爱你便会在心灵深处为你敞开一扇门,他(她)若厌你,穷极一生也是徒劳。

 

当今社会,爱之所以会被滥用,是因为人们太渴望被爱,才会被有心之人高频运用。爱,没有目的、不计得失。始终维护着对方的尊严,处处顾及到对方的感受。爱的起点是欣赏、过程是尊重、终点是永久。

 

在所有的评论里,我留下的文字最多,可是得到的赞数仅有两个,而其中有一则评论仅仅只写了一句话:“爱是无私的,是默默的奉献和付出”,短短十余字,没有任何的新意,极为普通、极为寻常,却有两千多人为其点赞,这倒让我感觉惊奇。是不是现在的人都太过浮躁,只喜欢那些短小且直白的语言,而不愿去关注那些论述性的文字?还是因为我的废话实在太多?或者说,其实我真的什么都不懂,还喜欢在那儿乱喳喳?可是当我今天再次点开那个短视频时,那则被人疯狂点赞的评论已经不见了,不至是那一则,而是那些被多人点过赞的评论都被删除了,这倒是一种怪象。

 

在我接触到的所有关于讨论爱与爱情的话题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讨论爱情的人远远大于讨论爱的人,好像所有人都早已把爱的真谛理解的通透了一般。在多年对这一话题的观察和思考中,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独有的观点,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懂爱、不会爱,而是太多人根本没有真正的爱过,他(她)们往往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要到达的目标归结为爱,只可惜这种目标永无止境,而把那些有意扶持他(她)们向着这种目标前进的人归结为他(她)们的被爱,殊不知这样的爱只不过是他(她)们相互满足需求的一个筹码而已。在爱的世界里,我们首先要找对方向,一个毫无方向感的人,如何能驾驭爱,又如何能到达幸福的彼岸?一个没有真正爱过的人,又怎么可能领悟到爱的真谛?

 

记得七八年前我去相亲,那时的我虽然已经是一个老态横生的中年人了,但对异性的敏感程度却丝毫没有递减。那个女人给我的九秒钟感觉很是不好,但因脸面使然,我还是客气的邀请她吃了顿饭,看着她点菜的狠劲,我便有些后悔了,但在哪种情况下还是得笑容满面的边忍边让,用餐期间实在没有可聊的话题,又没有像跟喜欢的女孩子在一起不聊天也能倍感舒适的哪种奇特意境,我便直接问她想找怎样的伴侣,而她则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一个令我惊讶的回答,她说她找男人的前提必须要有情调、有能力、会赚钱,否则一切免谈!听完她的话,我不由得低头沉默了片刻,看着桌子上摆满的剩菜和她那张让人不愿直视的黑脸,顷刻让我对自己口袋里的那些毛票感到心疼不已,那是我相亲史上感觉最不爽的一个女人,却刷新了我相亲史上的开支记录。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小器,但我始终认为浪费是一种极大的犯罪。

 

当然我并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人,只是她的那个态度让我有点难以承受,既然她的择偶条件那么苛刻,为何还要与我见面?这样的女人我着实不想再见第二面,但因介绍人一再催促,我还是给她发了几条信息,打了几个电话,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给介绍人留面子(介绍人从一开始就告诫我对女人一定要主动,还训斥着说:“世上压根就没有女人追男人一说,别指望着人家女孩主动追你”),但是对方既没有接电话,也没有回信息。过了几天才听介绍人气急败坏地说:那个女人说了一大堆嫌弃我的话,说什么房子那么小怎么能住人,说我母亲居然没有退休金,还说我在那样一个破单位呆着,竟然还想跟她谈婚论嫁。

 

虽然事情不了了之了,但是双方的微信还在彼此的通信录里趴着,过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我看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美颜过的相片,还附了一行简短文字:“大龄剩女最后都嫁给了爱情”,看到这句话突然感到好笑又来气,毕竟那样的拒绝理由就像在人的伤口上撒盐。于是我果断的写下一句评论:“那可不一定,有时也会嫁给美梦或者谎言”,第二天我就发现我已经看不到她的朋友圈了。

 

当然她能嫁出去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介绍人早就说过她们的家庭情况:本地近郊人,有一个正在上学时弟弟,父母搞新型农业,年收入还算可观,居住在几百平米的自建房屋里,有一家成熟的地产商已经与其所在的村委会达成了协议,目前正等着与其协商拆迁事宜。介绍人说这个女人的情况最适合我的现状,还让我好好把握,但却从没有向我透露过她仅有一米四的身高和碳一般的稀有肌肤,更没有透露过她那自我陶醉的高傲姿态。而她之所以能在朋友圈里发布那样的消息,足以证明她仍然活在自我编织的幻觉里,什么狗屁爱情,无非就是各取所需罢了。

 

 

虽然爱和爱情都与相貌无关,但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共性,因为“只有入眼才能入心”,这是不可脱离的自然法则,没有眼里的欣赏,怎么可能会有心里的爱慕,没有“爱”,又何来“爱情”?所以爱是一种反向的吸引,是一种不自觉的反扑和投入。当然爱也有一定的倾向性、阶级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极其残酷的现实。

 

我们先来说说爱的倾向性,爱的倾向性与一个人的喜好和对事物的洞察方式以及个人的感知感官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说,现在的女人大多数都在减肥,可是有一部分男人就是喜欢那些肉肉的女孩;再比如,有些男人喜欢活泼开朗的,而有些又喜欢恬静贤淑的,有些男人喜欢高挑丰满的,有些男人却又喜欢小鸟依人的,所以爱这个东西并不是定向的,它因人而异,所谓众口难调,就看谁会成为谁的菜。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爱的阶级性,这个话题可能会触及很多人的神经,爱的阶级性是说爱其实是有阶级界限的,一般人很难冲破阶级对自身思想的束缚,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爱的世界里,人们总是作茧自缚,先把爱与自己的阶级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再把爱与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牢牢的栓锁在一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可能爱上和自己同等及同等以上阶级中的人。北京上海的年轻人甚至不愿意跟外地的同龄异性说一句多余的话;一个资产过亿的农村男人可以爱上同一环境出生的农村女孩,也可以爱上一个书香门的大家闺秀,然而一个家境平平的城市女孩就很难爱上那些来自农村的小伙;一个城里的适龄男青年若不是迫不得已,绝不会和那些农村进城的女青年结婚?如若不信,那就看看他们这些城市男青年的现实状况吧!那一个不是非丑即穷、非老即笨,难道他们长那么大就是在等待真爱吗?,这是一种真真切切的阶级距离。如若还是不信,那就看看那些身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们,他(她)们早已衣食无忧了,却还想着往更高的阶层跨越,而对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家的孩子,他(她)们根本就不屑一顾。

 

最后我们说说爱的不确定性,法国诗人瓦雷里曾经说过一句话:“去爱你绝对熟悉的某人或某物是不可能的,爱总是被引向那些隐藏着秘密的地方”,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因为他的这段话恰巧印证了我多年以来对爱的阐释:“想用时间去爱上一个人是绝不可能的,时间沉淀的只能是感情而并非爱,那些用时间换取的不舍和依恋,无非就是一种习惯,当人们习惯于另一种习惯时,以往的那些习惯将会被自己所厌弃”,所以说爱是瞬间迸发的产物。然而爱的不确定性也涵盖了诸多爱的倾向性和阶级性,诸如我上面所提到的门第,门第其实就是阶级,这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其实这就叫爱的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就以打比方的形式对以上三种性质的爱做一个梳理:相过亲的伙伴们可能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当介绍人描述完相亲对象的特征时,受听者就有一种本能的反应,想见或者不想见的愿望立即会在自己的意识里形成定局,受听者在没有见到对方时就已经把爱投向了一个特定方位,所以见面就只是走一个过场,除非现实与介绍人的描述大相径庭,才会从意识上得到逆转,这就叫爱倾向性。

 

为什么说因相亲而相爱,然后因相爱而步入婚姻殿堂的几率极低呢?原因就是阶级惹的祸,相亲双方在未见面之前就已经把对方从阶级等级上进行了一次划分,是不是理想的伴侣,其实在他(她)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杆秤,对于那些心中没谱的相亲者,都是在疲于应付或者是在寻找意外。而那些跨越阶级的爱,实际上都是传说,譬如牛郎和织女,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连古代皇帝选妃都要从文武大臣的女儿中挑选。在人类的思想观念里,阶级的歧视和排斥是一种顽固不化的重疾,一个人若是歧视或排斥另一个人,就不可能会对那个人产生任何的情感,这就是爱的阶级性。

 

很多科学的论述都是相辅相成的,那些用爱的倾向性和阶级性无法解释的难题,若是用爱的不确定性来解释,就感觉合情合理、丝丝相扣。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真正的爱往往在不了解、不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由此可见,跨越阶级的爱不是不存在,而是需要特定的条件,跨越阶级的爱往往和此人对另一个人的阶级身份的误判有关,所以说,人的外在条件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一看长相二看手,三看衣着四看走”,要想通过爱与婚姻翻越阶级的围墙,就必须刻苦的培育自己的举止,精心修饰自己的外表。

 

 

真正的爱,定能经得起灵魂的拷问,它源于孤独,在不确定、不了解中诞生;它是从欣赏直到根植于心,从一见倾心直到一世忠诚;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不是贪婪而是懦弱,不是自信而是自励。真正的爱不是给予,而是你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关于“爱”的论述就此为止吧!我们现在谈谈“爱情”,爱情在科学上解释为荷尔蒙的相互吸引,荷尔蒙这种分泌素,能让男女痴狂。为了爱情,他们能够迸发超强的能量。然而科学并不能证明一切,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美好的爱情,大部分都是你骗我、我骗你,只要能达到想要目的,什么样的甜言蜜语都能编造出来,什么样的浪漫情节都能构想出来,到最后假话说多了连自己都相信了,假戏演多了连自己都陶醉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呢?

 

曾有人说三观相投便是爱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理解并不恰当,因为人的观念是由人的认知来操控的,而人的认知又分为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所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不同,从而影响到他(她)们的思想观念,而这种观念也会产生一种虚拟的心理投射效应,从而让人产生一种相互吸引的幻觉。什么是三观心理投射?三观心理投射就是表面上看来彼此的观念观点完全一致,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才发现彼此对于观念观点的来源和分析过程却完全不同,也就是认知过程有所偏差,由此证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三观一致的人,并不见得就是一类人,比如说:一个男人把自己的老婆给打了,正常人的认知观念就是打人不对,尤其是打女人更不对,表面上看来这些人的三观都是一致的,但是这个男人打人的缘由是什么?大家并不清楚,如果把这个女人挨打的原因公布于众,可能有一部分人又会在心里跟自己做思想斗争了,而且人的认知会同对一件事物在时空隧道中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真正的三观相投不是用一句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爱情”也不能以三观作为检测标准。

 

柏拉图(柏拉图这个名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比较耳熟,因为前些年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喜欢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柏拉图的师生都是比较厉害的角色,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是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而苏格拉底又是柏拉图的老师)在上学时曾经问过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便让他去麦田里摘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期间只能前行不许回头,柏拉图走过了一大片麦田,可是他却空手而归。苏格拉底问其缘由,柏拉图说:“我开始也看见了一颗很不错的麦穗,但是我犹豫了,我想挑一颗更大更好的把它摘回来,可是后来我再也没有看见比原先那颗更大更好的麦穗了”,苏格拉底告诉柏拉图:“这就是爱情”。

 

 

关于“爱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描写,因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且又存在众多争议的话题,老祖宗几千年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岂是我这个小小人物就能随便参透的,更别说用文字表述了。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存在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爱与爱的交融,而另一种就是瞌睡与枕头的关系。第一种几乎无法达到,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已给我们总结出了答案:凡是不参杂任何色彩的爱情,最后只能化蝶双飞了。而第二种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来我往、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这种爱情说白了就是一种交易,然而偏偏这种关系反而会被世人所认可,反而能够长长久久。

 

何为“爱情”?在我看来,爱情其实就是一种高级别的精神享受,它以拥有和守护为追求,以付出和无悔为幸福。古人云:“歌于斯,哭于斯”,爱情就像一个安定祥和的家,需要每一个人精心的守护和无私的奉献。爱一个人实属不易,被一个人所爱更是难得,所以别再去纠结什么狗屁爱情了,爱你所爱才最实在,要知道在爱与爱情中还存在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

 

有多少爱只能深藏在心底,有多少爱情只能随往事坠入尘埃……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