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司机随笔

再读《三体》

《三体》这是中国科幻史上不折不扣的一部巨著,令我百读不厌。

这是实话。读得确实也有好几遍了。几乎每读一次,都能发现新的隐藏线索。第一次读,每一句话好像都很难理解,但我仍饶有兴趣地从一读到了三。这一遍,读得云里雾里,其中的《云天明的三个故事》更是一点都不理解,和那位“儿童文学作家”一样。

司机随笔的图片

 

故事源起红岸基地的叶文洁利用太阳对电磁波的放大功能,向宇宙中发送了一段信息,被4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所捕获。正急于寻找安全稳定的新家园的三体人把地球当作了目标。由此,人类文明开启了在“黑暗森林”中长达四百年的峥荣岁月。

 

在这段转瞬即逝的历史里,人类做出了一个个试图扭转毁灭结局的决定。“危机纪元”,人类手足无措,托马斯·维德制订并完成了“希望渺茫”的“阶梯计划”,却为历史埋下了一个重要伏笔;联合国的“面壁计划”则直接改写了人类历史,四位面壁者中的一位一罗辑,利用两个文明所惧怕的“黑暗森林”,建立了对三体文明的威慑,开启了“威慑纪元”。最终,两个在黑暗森林中相遇的猎物,都没有逃过猎人的打击。

 

“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广播纪元”、“银河纪元”,“群星计划”、“阶梯计划”,“面壁计划”,“面壁者”、“破壁人”、“歌者”,罗辑、章北海、程心、云天明、维德…….想要讲明白《三体》这部书,实在是件极困难的事。只能这么说,看完整个故事后,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再从头看一遍,每一个不起眼的计划、不起眼的人物,都有了重要的意义。就像“针眼画师”的画一样,杂乱无章的色彩,突然就变得有规律了。这是在读了不下三遍之后的感受,每读完一遍,心中对刘慈欣的敬意就增加一分。

 

《三体》这部科幻小说甚至脱离了小说的范筹,甚至可以称之为一部哲学上的史诗,不输任何西方的科幻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相较于西方,中国科幻作品的雄起确实晚了许多。在艾萨克•阿西莫夫(《银河帝国》作者)时,中国甚至没有一篇原创的科幻作品,直到刘慈欣的《三体》问世,打破了西方作品对中国科幻市场的垄断。

 

如果你是一个物理学家或化学家,你会为他理论思想的精妙而感到惊叹;如果你是一位作家,你会发现他将每一种写作手法都用到了极致;如果你是一位历史学家,你会觉得他的每一次用典都恰到好处;如果你是一位现代哲学家,你会为他对宇宙社会出神入化的理解感到佩服。或许有点夸张,但在我的眼里,它确实是这样的。

 

我不觉得读这样的小说是在浪费时间,我从中得到的东西不止于热血与激动,它甚至让我对身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提升了一个层次,有些东西在看过这部书之后仿佛都变得透明。

 

刘慈欣在用笔,敲打着人们内心最脆弱的东西……

关于作者: 小司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